新一輪村干部換屆工作即將啟動,如何做好后備力量的“進退后補”,是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高度的議題。
思南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思南縣探索精細化儲備、嚴格化選擇、規范化程序、制度化備案、常態化培訓、成果化轉換“六化同步”,建強村級領頭雁隊伍。
儲備精細化,破解渠道不寬。思南縣精心儲備一批有知識、思路寬、想干事、善作為的村級隊伍。首先,該縣提出“五個一批”儲備人才計劃,即通過985高校引進一批、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一批、招募“西部計劃志愿者”一批、招募“三支一扶”一批、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等方式招攬能人到農村工作,選聘近500名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到村工作。同時,思南縣從鄉鎮領導干部、駐村幫扶干部、村級組織負責人中遴選2名導師,共同聯系1名村級后備力量培養對象,形成導師制、“2+1”結對幫帶模式,建立工作情況、生活情況、存在問題、思想狀態“四個必談”機制,在思想上引、經驗上傳、業務上幫、方法上帶。
選擇嚴格化,破解選人不準。思南縣將備選人才的政治素養放在首位,嚴明十條紅線、八個不能等要求,實行“先審后任”機制,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貫穿始終。此外,思南縣還制定分析研判罷免制度,對政治覺悟不高、規矩意識不強、守攤子混日子、兩次年終考核和民主評議不合格、履職不力的干部進行調整。目前,已按照這一制度罷免2名村干部,動態調整村級后備干部。
程序規范化,破解選用無序。建立“縣級監督指導、鄉鎮統籌管理、村級具體負責”分級管理機制,在選任村級干部時,堅持按照屬地管理、“下深水”細研詳察原則,由鄉鎮統籌村級黨組織書記的動議提名,據實調研、醞釀,推薦提名人選。在鄉鎮提名的基礎上,思南縣委組織部初審確定推薦提名人選,建立村黨組織書記縣級聯審機制和9項“負面清單”,聯合有關部門進行任職資格聯審,防止“四個意識”淡薄等“八個不能”不良情形的人進入村干部隊伍。此外,組建考察組,建立誰審查誰負責原則和履職情況臺賬,對把關不嚴、弄虛作假等行為“一把尺子量到底”。
備案制度化,破解后續無人。建立村級檔案鄉管縣備案、村級黨組織書記檔案縣級備案、其他村干部隊伍檔案鄉管鄉備案制度。精心制定《村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工作方案》等,制作任免、考察、獎懲、履歷、入黨材料等檔案盒,建立一村一冊、一人一檔、一事一記,使村干部信息有認定、實績有考評、遺留能說清、表現有材料。同時,參照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標準,明確縣級黨委備案管理程序和管理類別,堅持專人專職、集中管理、陣地保障及動態監測“四合一”管檔機制,實行檔案查、閱、借、轉全過程專人專管、責任到人。
培訓常態化,破解能力不足。聚焦增強“八種本領”,制定農村改革人才三年培訓方案,將“領頭羊”教育培訓納入黨員干部年度培訓計劃,以突出政治標準為前提,注重年輕化、知識化、合理化培養,力保每村培養2至5名后備干部。依托省市調訓一批、縣級集中示范培訓一批、鄉鎮自主兜底培訓一批、村級拓展培訓一批進行培訓,并對村級后備力量進行輪訓。此外,將理論、實操和心理健康貫穿村干部培育全過程,搭建實習村干部、扶貧助理員實踐鍛煉和崗位交流平臺,實際需要和特長結合,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發展為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補好精神鈣、育強新能手。
轉換成果化,破解思路不清。圍繞文化振興,引導村干部幫助群眾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在抓好村級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圍繞文化興村、精神文明、鄉風文明和農耕文明,里子和面子同“鑄魂”。圍繞產業興旺,鍛煉、提升村干部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方面的能力,加強學用轉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圍繞治理有效,引導村級干部運用制度管理,建立實績考核、村干部自評和互評、村民評議、上級組織評價為一體的“一考四評”考核辦法,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和春暉行動,建立以制管村、以法治村、以德育村的治理體系。
沈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