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將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隊伍建設作為關鍵抓手,通過下好定向選優、精準培育、嚴管厚愛等“三步棋”,實現各環節有機銜接與層層遞進,為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鍛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人才生力軍。目前,全區已儲備45周歲以下、中專以上學歷的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565名,這些新生力量正成為激活鄉村發展的“源頭活水”。
定向選優,筑牢儲備根基
選準一人,帶動一村。永定區首先從“選”字破題,通過摸清底數、拓寬視野、嚴格標準,為后備力量隊伍打下堅實基礎。
為精準匹配鄉村需求,區、鄉聯動,成立工作小組深入24個鄉鎮(街道)的282個村(社區),開展48場走訪調研,逐村開出“需求清單”,既明確人才短板,更找準培養方向,實現“按需選才”的精準定位。在此基礎上,該區緊扣“政治素質好、能力素質強,群眾口碑好、服務意識強,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的“三好三強”標準,從村民小組長、致富能手、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等多群體中廣泛吸納人才,讓各類優秀分子有機會參與鄉村治理。
為確保人選質量,鄉鎮黨委成立考察組,通過民主測評、走訪調查等方式考實考準,最終建立“一人一表、一村一冊、一鄉一檔”的臺賬,確保每村至少有1-2名后備力量常量,為后續培育工作筑牢“人才池”。
精準培育,提升實戰能力
選好苗子,更要育好苗子。永定區在建立起充足后備力量儲備后,緊接著聚焦能力提升,通過學歷、素質、能力“三提升”計劃,讓儲備人才快速成長。
針對年輕后備力量的知識短板,實施“學歷提升行動”,將40周歲以下人員納入重點培養,依托永定開放大學開設農業產業、電商經濟等專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符合條件者可享每年1000元學費減免,疊加省總工會“求學圓夢”計劃后最高減免3000元,目前已有75人報名參與。
為強化綜合素質,永定區將后備力量納入村“兩委”培訓體系,借助區委黨校、紅土初心講堂等平臺,通過專題教學、實地觀摩等形式開展培訓10期,覆蓋400余人次。在實戰能力培養上,通過“崗位大練兵”“擂臺比武”等活動,安排后備力量擔任村書記助理、綜治協管員等職務,參與信訪維穩、征地拆遷等一線工作,目前已有230余人累計處理各類民生事項1489條(次),在實踐中練就“真功夫”。
嚴管厚愛,護航健康成長
好的人才隊伍,既需要精心培育,更需要科學管理。永定區在完成選拔與培育后,通過健全機制為后備力量成長保駕護航,形成“選、育、管”閉環。
為幫助后備力量快速適應崗位,該區開展“結對育苗”活動,組織包村領導、鄉村振興特派員、離任村干部等與后備力量結成“1+1”或“X+1”幫扶對子,全區已成立24個鄉鎮幫帶團、282個幫帶隊,565名后備力量在“傳幫帶”中掌握農村工作要領。
定期談心談話解難題,對表現突出的113人次予以通報表揚,樹立15名先進典型。同時,建立動態管理機制,鄉鎮黨委每季度考察,對成熟者優先選配,對不適者及時調整,今年以來將多名后備力量選拔為村“兩委”成員,調整15人,形成“能進能出、優進絀退”的良性循環。
從精準選拔筑牢基礎,到多維培育提升能力,再到機制護航促進成長,永定區通過“三步棋”的環環相扣,讓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隊伍既“數量充足”又“質量過硬”。永定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優化培養體系,讓更多后備力量在鄉村振興一線挑大梁、顯擔當,為革命老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通訊員 姜淇議 譚紅